最近我察觉再国内的语言环境里,对于“线上”和“线下”的理解有谬误,甚至出现在相关的专业业者中,并且现在一些大家经常使用的问询网站,对这两个词的翻译和定义也不准确。这里说的谬误是指往往搞混“online / offline”和“above-the-line / below-the-line”的意义,而且这种混淆甚至会影响到实际的一些操作,不只是"概念/知识"上的,或者"学究式的"无病呻吟。比如最近一个项目的问卷里,就出现把"online"媒体和"above-the-line"媒体归为同一类别,这样数据有可能出现偏差,引发不正确的判断和后续策略,行动。
“线上/线下”无论你指的是上面那一种意思,其实都是英文翻译过来的外来语,所以,从本身英文出发,就比较容易区分意义上的区别。
Online / Offline 里的“line”,是“电话线”的意思
先说一般我们现在说“线上/线下”,主要都是指英文的“online / offline”的意思,这里指向的是在"电脑或移动网络环境"的意思,狭义一点的说,就是能上Internet,或叫"万维网 World-Wide Web(即网站开头“www”的全称)"。那为什么叫“line”呢,是因为一开始,Internet是通过"电话线"链接电脑的,这条"line"所指的是"电话线telephone line"(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FBI就有这种全国电脑连线,是为Internet的最初形态,那时候还没有移动电话网络,电话线就是普通用的固网电话线,通过modem传输数据)。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这条所谓“线“,或者这个“网”已经可涵盖“无线”的形式,但本意“在电脑或移动设备的环境下”不变。
所以更准确的中文翻译应该是“在线“,和”下线“。
“Above-the-line / Below-the-line”里的“line”指的是一条“金额线”
那么“above-the-line / below-the-line”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分类确实已然逐渐被人忘记,使用了。先说这条“line”的本意,是指“会计汇报使用的常规划分线”,划分的是“需要单例的支出项目和不需要单列,可以合并成“杂项/其它”的项目”。一般会计汇报,都会设一条“线”,项目金额大于这条“线”,就需要单列给管理层,提醒不要忽略,反之就是小于这条线,无需管理层特别针对性的费心。那么在于marketing相关的行业中,最主要用于简易地划分不同的宣传途径(媒体),以前(起码是2000年以前),一直都比较流行,是一个“行话”。
“Above-the-line”根据上世纪的惯例,都是指比较大开销的宣传途径,在后续的会计汇报,金额一般都会超过那条会计上的“金额线”,基本上指下面4项:
- 传统电视广告
- 传统报纸,杂志平面广告
- 传统电台广播广告
- 传统大型户外广告
那么与之相对的就是以前一般金额较小的宣传途径,称为“Below-the-line”, 基本上指以下这些:
- 传单派发,小纪念品派发,试用装派发…等
- 所有各种店内宣传比如挂旗,海报…等
- 小型户外海报(像寻人启事那种随便贴在任何街面上的)
- 其它任何宣传渠道,形式,只要不是“above-the-line”里的4项
要确切感受“above-the-line”和“below-the-line”的区别,各位可能真要查找上世纪的一些材料了…(悲哀,说着说着,觉得自己都应该在博物馆里待着了)。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below-the-line”的支出越来越多(因为“above-the-line”的环境越来越拥挤,并且越来越贵),所以所谓“金额线以上或以下”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后期只是一种“惯常归类方式”,并不能实际代表各渠道的实际支出大小。
当然,新世纪以后,还有所谓“online / offline”的概念出现,进一步把这个概念搞混。
所以,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金额)线以上”,和“(金额)线以下” – 如前所说,后期“金额”的概念跟实际情况很可能不符,所以其实“金额”两个字去掉也无不可,有了反到又有机会产生误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