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考研:裤古代又称“绔”“袴”“裈”,裤在汉民族中兴起较晚,其同现代意义的裤在形制上不可相提并论。

民族学考研:裤古代又称“绔”“袴”“裈”,裤在汉民族中兴起较晚,其同现代意义的裤在形制上不可相提并论。

裤古代又称“绔”“袴”“裈”,裤在汉民族中兴起较晚,其同现代意义的裤在形制上不可相提并论。本文基于对汉代裤装相关文献及其考古资料的考证,管窥汉代裤装的形态特征、质料及其推动因素。研究认为,汉代服饰整体沿袭秦制,汉代裤装的起源应追溯至先秦时期,至汉代裤装形态已发展完善。东汉随胡汉文化交融的加强,及生活习性由跪坐向垂足坐的演进,上衣下裤的“袴褶”之制已在东汉武士、仆役、艺人之中慢慢流行开来,在其过程中也偶有被上层社会所认可。

在古汉语词义下,裤通“绔”与“袴”,后有合裆的“裈”也称为裤。从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历程来看,自先秦时期就奠定了上衣下裳与上下连属的基本形制,裤装的出现则显得迟缓,且尤为突兀。裤装被视为异族服饰,其并不被中原贵族所接受。裤装的诞生由牧至农,其流行始于外夷。至东汉时以汉族服饰为主导的华夏服饰体系逐渐成熟定型,并沿袭至三国西晋,被称为“汉魏衣冠”[1]。汉代裤装日趋完备,上衣下裤的形式在下层社会不乏先例,其为魏晋袴褶流行的前奏。汉代四百余年的历史,学界对汉代特色服饰深衣、袍服的研究往往浓墨重彩,但对汉代裤装的叙述则轻描淡写。本文以文献与考古资料为主,一窥汉代裤装的类型及其演变。

一、 汉代裤装的前奏

汉以前就已有裤装的存在,胫衣与戎服往往被学界认为是中原裤装的源头。

(一) 胫衣

沈从文[2]认为:袴和古时的“行滕”“邪幅”等同源,应是最早、最简的护胫服装之一。行滕指包缠小腿的护带,古代为骑射行动方便所用。其作用类似于近代陆军使用的“绑腿”,可使人行动敏捷,且在山路荆棘中行走时可护住小腿避免刺伤或是害虫叮咬。古时“邪幅”指包缠足部至小腿的长方形布,以绳子系缚。《诗经·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3]现存续于少数民族的“护腿套”类似于“邪幅”,可方便行走与保暖。旧时农民在水田中插秧时,常在足部至小腿上穿“邪幅”,可防止水中蚂蝗之类吸血虫的叮咬。一些爱美之人还会在“邪幅”上刺绣,借以起到装饰的作用。

胫衣是将上宽下窄的“邪幅”加以缝缀后形成管状,其与“行滕”“邪幅”皆为下服名称。《说文》系部:“袴,胫衣也。”胫衣仅由两支裤管组成,裤管上面接绳带,可将绳带绑扎在腰部,使裤管套在小腿上不至跌落。如果将胫衣视为裤的一种类型,则裤的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拾遗记》卷四记载,张仪、苏秦好学,会将路途学到的知识记录下来,因“行途无所题记,以墨书掌及股里”[4]。后人据此认为张仪、苏秦当时所穿胫衣,“惟股(大腿)无衣,故不书臀而书于股;若有衣,股如何书”[5]?胫衣上达于膝,下及于踝,其是在“行滕”“邪幅”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功能上同前二者类似。胫衣将袴管延伸到腰部成有腰的袴,将袴的裆部缝缀形成合裆的裈,并由此演变成完整意义上的裤也天经地义。

(二) 戎服

广义上讲裤是穿于下身的服装,仅有裤管的胫衣也属于裤的范畴。完整意义上的裤则由裤腰、裤裆、裤管三个部分组成,以外穿为主。裤装形式的发展完备至少包括合裆和外穿两个因素。

目前学术主流观点,中原裤装由夷至汉,由贱至贵,由戎服演变而来。戎服对裤裆的形成及外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王国维[6]认为:“以袴为外服,自袴褶服始。然此服之起,本于乘马之俗,……赵武灵王之易胡服,本为习骑射计,则其服为上褶下袴可知,……虽当时尚无裙袴之名,其制必如此。”裤装的外穿源于赵武灵王的戎服改革,历经秦汉数百年。由于在汉及以前的著作中对上衣下裤的袴褶没有明确的记载,容易误解为魏晋时期始有庶民穿着上衣下裤的袴褶。《晋书 · 舆服志》:“袴褶之制,未详所起,近世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服之。”[7]《旧唐书》卷一四九《归崇敬传》:“按三代典礼,两汉史籍,并无袴褶之制,亦未详所起之由。”[8]当今学者卢翰明在《中国古代衣冠辞典》中也认为:褶袴“名起于汉末,便于骑乘,为军中之服。”[9]汉时服饰仍沿袭周秦服饰礼制,袴不具备古礼正统服装的资质,其并不被主流的社会所认可。战国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达到强军的目的,以裤装为下裳,形成短衣紧裤的戎服之制,其后楚、齐国也开始效法,掀起戎装变革之潮。后戎装因其功能性,慢慢被劳作的庶人所接受而外穿,形成中原地区裤装外穿的源头。

汉代戎服有短衣大袴之称,在形制上类似魏晋庶人上衣下裤的袴褶之制。《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 》:“其(广川惠王刘去)殿门有成庆画,短衣、大袴、长剑。去好之,作七尺五寸剑,被服皆效焉。”[10]2428成庆画穿短衣大袴作为武士的标配,后代门神形象即滥觞于此。《汉书 》卷六十三《武五子传》记载:山阳郡太守张敞向汉宣帝刘病已描绘被贬为平民的海昏侯刘贺,称其“衣短衣大袴,冠惠文冠”[10]2776。刘贺短衣大袴,头戴武将所戴的惠文冠,一幅胡人、武夫打扮,张敞无疑是在丑化刘贺形象。

戎服保护裆部,便于骑乘,满足胡人骑马、畜牧的游牧生活需要。西域游牧民族合裆裤的出现早于中原地区并无意外。2003年,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洋海墓地M21中,梳理出“阶梯型”裆片的合裆缂毛裤,距今约3000年历史,此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合裆裤。1991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西周晚期距今约2700年的虢国国君虢仲墓M2009中,梳理出两件套穿在一起的合裆麻裤[11]。合裆裤能遮住私部,为裤的外穿提供了先决条件。

中原裤装是起源于戎装或是由外夷传入姑且不论,但戎服与袴褶的“近亲”关系,以及外夷裤装的功能性是不容置疑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相关作品

哭砂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哭砂
谁知道365足球网站

哭砂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哭砂

📅 08-04 👁️‍🗨️ 970
蒜香烤排骨(烤箱版)
怎么无限注册365游戏账号

蒜香烤排骨(烤箱版)

📅 07-20 👁️‍🗨️ 7284
云集微店如何邀请好友 云集怎么邀请别人注册
365bet中文版客户端

云集微店如何邀请好友 云集怎么邀请别人注册

📅 08-02 👁️‍🗨️ 1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