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PRN是拉丁文“prorenata”的缩写,其英文释义为“asneeded”,中文意思通常是“必要时”或“需要时”,是一种常见的医嘱缩写。它主要用于指示药物的使用时机并非定时定量,而是依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来决定是否用药。
当医生开具PRN医嘱时,意味着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以疼痛治疗为例,如果患者因术后创伤或疾病本身引发疼痛,护士会先评估疼痛程度。当疼痛达到一定级别,影响患者休息或情绪时,就会按照PRN医嘱为患者使用止痛药,帮助缓解痛苦,而不是不管患者有无疼痛都按时给药。再比如针对咳嗽症状,若患者只是偶尔轻咳,对生活未造成明显干扰,可能不需要用药;一旦咳嗽剧烈,影响睡眠、呼吸等,符合PRN用药条件,护士就会依医嘱给予止咳药物。
在实际医疗过程中,PRN医嘱的存在给予了医护人员灵活处理患者病情变化的空间,能更精准地满足患者个体化的治疗需求。不过,这也要求医护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时刻关注患者情况,准确判断何时该执行这类医嘱,以保障患者得到恰当且及时的治疗,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助力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执行PRN医嘱的注意事项
1、准确评估病情: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依据专业知识与经验,准确判断患者是否达到需要使用PRN药物或进行相关操作的标准。例如对于疼痛患者,要评估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只有当疼痛程度影响患者休息或存在其他严重影响患者状态的情况时,才可考虑使用PRN止痛药。
2、严格遵循医嘱: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PRN医嘱执行,包括药物的种类、剂量、使用途径等。不可擅自更改医嘱内容,确保患者接受的治疗符合医疗规范和安全标准。